天气炎热,人体出汗较多,体内水分流失快,适度补水是十分重要的。不过,喝水也是有讲究的,如果方法不当,也可能对人体造成不良的影响。
随着气温升高,不少市民开始选择冰镇的饮料,但这种方法并不一定健康,因为摄入冷饮可能使胃肠黏膜突然遇冷而使原来开放的毛细血管收缩,使平滑肌痉挛,可以引起胃肠不适或绞痛甚至是腹泻,同时,喝太烫的水也要谨慎,过烫的饮食进入食道,会破坏食道黏膜和刺激黏膜增生,对食道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据专家建议,热天里饮用水的温度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最适宜的温度应该为10-30摄氏度。此外,喝水的方式也要注意,最好是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几次徐徐往下咽,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口渴的感觉。相反,一次性快速大量喝水,会迅速稀释血液,加大心脏的负担,尤其是在运动之后,对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天热大量出汗时,暴饮会反射性地加大出汗量,进一步增加钠、钾等电解质的损失。喝得太快太急,还会把大量空气一起吞咽,容易引起打嗝或是腹胀。
对于病人而言,喝水更需因人而异。比如发烧,从皮肤蒸发的水分也增多,要适当多补充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每天需适当增加水的摄入量,以免血液黏稠度过高进而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但急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不宜喝水过多,以避免加重肾脏的负担。
<编辑.陈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