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离水的处置
在污水和污泥的处理过程中,会碍到大量的上澄清水和析出水(滤液),这些水总称为分离水。这些分离水,如水质欠佳,须在处理系统中作重复处理;如水质较好,可作原水利用或直接排入水体。对快滤池冲洗水,不少给水厂直接进人絮凝池作原水重复利用。
当对分离水作原水再利用或直接排入水体时,往往可把排水池、排泥池、浓缩池的上清液和污泥脱水机的析出水汇集,加以再利用或排放。这样做是为了使分离水的利用或排放负荷趋于均衡稳定。也有将分离水排人排水池或排泥池中,用排水池或排泥池作为分离水的调节贮藏设施,在排水池或排泥池上设置上清液排出口,将上清液排入水体或作原水使用。
2.快滤池冲洗水直接作原水重复利用
从数量上来讲,快滤池冲洗排水在给水厂的污水和污泥系统中占的比例很大,因此如何对它妥善的处置,在给水厂的污水和污泥处理系统中是很重要的一环。给水厂快滤池冲洗水可直接送到沉淀池前部,作原水重复利用c快滤池冲洗水作原水利用,不但可节约药剂和电能、还能提高沉淀效果,尤其对于低浊度原水的给水厂,效果很明显c因此,此法在很多给水厂中得到了采用。但当将快滤池冲洗水作原水利用时,要考虑下面的l司题:①回用的水量;②连续回送还是问歇回送;③间歇回送的间隔时间;④快滤池冲洗水在作回送过程中会发生沉淀,因此要考虑回送系统的运行。
如以低浊的地表河水为水源的某给水厂,快滤池冲洗水作原水重复利用的情况对比如下。
表7 -1是该给水厂以不同方法运行时的原水水质情况。因水源中有地下水补人,原水碱度较高,且含有少量的皿铁(Fe“)离子。原水中的浊物呈胶体状,粒径很细且分散度较高,属较难处理的低浊原水,净化时需加人大量的混凝剂。
从生产实践中可得到如下一些结论:
(l)在常用混凝剂中,聚合氯化铝的吸附污物能力为最强,有效时间也长。如取用聚合氯化铝作混凝剂,快滤池冲洗水作原水回收利用时的助凝作用较为明显,不但净水效果好,且药剂的节约量也比较大。
(2)对滤池冲洗排放水不断进行搅拌,使其内中带有一定量的污浊物质,回送利用的净水效果好。
(3)滤池冲洗排放水全部回送,且均匀连续返送效果好。
(4)滤池冲洗排放水如按上述方法加以利用,混凝剂聚合氯化铝的用量可减少10%一30%。
(5)滤池冲洗排放水返送利用后,给水厂的污泥产生量可减少lO%A~20%;沉淀污泥浓度可提高1O%~30%。
3.分离水水质问题及对策
分离水的水质问题不能忽视,尤其是对含有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分离水和含浊量很大的脱水机析出水c分离水中以脱水滤液的质量最差c为了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质,往往在对污泥进行机槭脱水前,要加人各种药剂(如消石灰)。所以,脱水滤液的pH和碱度往往极高c同时,由于滤布的破损(在使用过程中,这是不可避免会发生的).在滤液中,浊物的含量往往较高。和沉淀污泥相比,脱水滤液的COD较低,而BOD极高。这是因为BOD和COD的组成成分不同,组成COD的物质几乎不溶解于水,大多可以除去c为了除去脱水滤液中极高的BOD,可对滤液作硫酸铝凝聚成活性炭吸附处理,用氯气作氧化处理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对质量较差的不能作直接排放或利用的分离水,常采用下面一些处理方法:
(l)如脱水过程中得到的析出水(滤液)中悬浮物含量较大,可将之先排人浓缩池中再澄清;
(2)如脱水机排出的析出水(滤液)中悬浮物含量极大,可将它排人浓缩池中,然后将浓缩池中的上清液排人排水池中,排水池的上清液再作成分利用或排放。
(3)对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含量较高的分离水,一般均排人浓缩池中作稀释处理,同时,排人浓缩池中的残留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对污泥浓缩也有一定的益处。
上述几种处理方法的特点是:安全性强,中间有几个缓冲阶段,使排出的上清液水质较佳。如果分离水是连续产生的,水质又较佳,可不设贮藏池,直接将之返送到沉淀池作回收利用盛排入水体。将分离水作原水使用,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分离水的水质和水质稳定性;二是分离水的水量和回收利用时水量的均匀性。
<编辑.陈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