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各大电器卖场、专卖店的各种品牌家用净水器都在“争奇斗艳”时,质检总局公布了近期对北上广等8个省市59个净水企业进行抽检的结果,结果显示有18家企业不合格,不合格率达到30%,合格率在70%以上。那么这些不合格的产品是怎样流到市场的呢?
据了解,我国净水器审批流程是:卫生部门到生产企业进行采样,对生产能力进行审核,将产品送到权威机构进行检测,取得合格检验报告,再向省卫计委申请卫生批件,有卫生批件就可以生产、销售。从质检总局抽查项目来看,家用净水器不仅是出水需达到要求,线路、电源等整体安全方面也要达标,监管部门对净水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
为保证净水行业良性发展,2015年国家质检总局就将家用净水器纳入国抽的计划。近几年,质检总局也一直在对净水器进行抽查,抽查的项目也在变化:2014年抽查的是净水器出水的水质,包含:有机物、溶出物、铅、坤等项目;2015年抽查的是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输入功率和电流、电源线连接和外部软线、去除率、整机卫生安全和净水水质等11个项目。
与此同时,其它的国家监管机构也在抽查家用净水器,比如:国家工商部门在抽查净水器宣传资料、说明书、网站是否夸大宣传;国家卫生部门在抽查家用净水器的出水水质,检测出水的色度,汞,砷,肉眼可见物,铅,菌落总数等参数是否合格等等。
可见,家用净水器的“硬伤”不单单是指某一项指标,而是整体指标。企业要想做好净水器,就必须全面把好质量关,需管控好产品出水水质、整机安全、宣传资料等方面,杜绝不合格净水器产品流入市场,这才是王道!
<编辑.陈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