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24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正式实施,除了天然矿泉水有另行的国家标准外,市场上的包装饮用水只分为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两类,不允许使用其他名称,标签标识于今年1月1日起全面更换。5月31日,记者走访发现,大部分饮用水包装已换“新装”,各大超市的“概念水”难觅踪影。
记者走访各大超市发现,摆在货架上的瓶装水包装均按照新国标标注为纯净水或天然矿泉水,以前常见的矿物质水、苏打水、蒸馏水、弱碱性水、离子水等名称已经消失。据解放路一家超市的导购员介绍,饮用水新国标实施后,超市销售的饮用水逐渐进行了更新换代,目前销售的饮用水都是符合新国标的纯净水或天然矿泉水,市民可以放心选购。
饮用水集体“换装”,不少市民表示赞同。“以前饮用水名称五花八门,有些自称含有各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元素,有的在包装上印有‘PH值呈弱碱性,有益人体健康’等字样,价格比普通饮用水高出许多,很容易误导消费者。“新国标执行后,瓶装水名称得到规范,有利于消费者正确选购。”正在超市购买瓶装水的市民郝先生说。
尽管饮用水包装已经“改头换面”,但是一些“老面孔”在部分小商店里依然可以寻到踪影。“现在店里销售的饮用水有些是今年1月1日前生产的,目前这些水还在保质期内,所以仍在销售。”一家小商店的销售人员说。
“新国标实施以来,我们对市场销售的饮用水进行了调研和抽查,由于大型超市销售流动性比较强,现在销售的多数都是新国标饮用水,只有小商店可能有一些库存。按照规定,新国标实施之前生产的包装饮用水可以继续销售至保质期为止。”市食药监局食品生产监管科科长杨冠山说。
<编辑.陈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