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净水器品牌 >

高温来袭,如何健康饮水

中国大地正被高温所笼罩,各地都出现了40度以上气温,如何防暑降温,很多人认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饮水。但是该如何科学饮水,水喝的越多越好吗?

一个人若没有食物,可生存3周;没有水,可生存3天;没有空气,只可生存3分钟。可见,水对于人体是仅次于空气的重要物质。

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约占成年人体重的60%~70%,血液中大部分物质都是水分,我们的肌肉、肺、大脑等组织和器官中也含有大量的水分。水有以下生理作用:

(1)是多种矿物质、微生物、葡萄糖、氨基酸及其他营养素的良好溶剂,参与体内的物质转运,它将营养物质运送到细胞内,同时运走体内的代谢废物。

(2)体温调节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体内能量代谢产生的热,通过体液传到皮肤表面,经蒸发或者排汗带走多余的热量保持体温恒定。

(3)起润滑作用,关节润滑剂、唾液、消化道分泌的胃肠粘液、呼吸系统气道内的粘液、泌尿生殖道粘液等的生成都离不开水。

喝水和食物是人体日常获取水分的主要途径

我们每天通过喝水、食物和机体内生水这三个途径来获得所需要的水分。喝水包括各种途径所获得的白水、茶水、饮料等,通过喝水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水分,这是我们水分的主要来源;我国居民的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另外,我们常用的烹调方式与西方不同,多以蒸、炖、煮、炒为主,不仅保留了食物中大部分的水分,还往往在烹调时加入一定的水,因此,我们可以从食物中获得一定量的水分。2010年夏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组织在北京、上海、成都和广州等四城市进行的饮水调查发现,被调查对象每天从食物中获得的水分占外源水的41%,而喝水占56%,还有一少部分来自于饮酒。

机体内生水是指三大产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代谢产生的水分,也是机体获得水分的一个途径。这部分水占的比例最少。

饮水过少不利健康

水有4个出路,我们通过排尿、排便、呼气、皮肤蒸发或出汗丢失水分,其中,排尿是最主要的途径。人体内有一个水平衡调控系统,确保了液体摄入量与丢失量之间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身体出现体液不足时,口渴中枢受刺激,产生口渴感,引发饮水行为;如果不能及时通过饮水来补充缺失的水分时,机体会通过增加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分泌,使得肾脏内体液潴留,通过减少排尿量来保持体内液体平衡。而如果水分摄入较多,则通过增加排尿量来排出水分。

机体缺水超过体重的1%以上,而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则会产生一些症状,见表1。另外,还有很好识别的症状意味着你的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了,如关节痛、肌肉疼痛、后背痛、便秘;尿液气味浓重、色黄等。

饮水不是越多越好

当水摄入量超过了肾脏排出能力时(0.7~1.0升/小时)可引起体内水过多或水中毒,水中毒可导致低钠血症。正常人很少会出现水中毒,但在高温环境下,多见于肾脏、肝脏疾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患者。个体为了避免中暑,在短期内摄入大量水分而钠盐摄入不够时可导致低钠血症。国外研究表明,大量喝水后,人体会产生疲倦感、食欲降低、脑袋昏昏沉沉。这是因为饮水过多冲淡了血液,全身细胞的氧交换收到了影响,脑细胞一旦缺氧,人就会变得迟钝。可见,并非饮水越多越好。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指出,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从事轻度身体活动的成年人每天最少饮水1200毫升。

当我们活动量较大时丢失的水分增加,应该适当增加饮水量。短时间的运动,可额外补充400~600毫升液体即足以弥补丢失的水分;但若进行持续1小时以上的剧烈运动,则需补充更多的液体。另外,较热的环境使得排汗增多,室内或飞机上开空调或暖气可造成皮肤中水分蒸发丢失,也需增加饮水量。饮酒会加快机体内的代谢反应,使得排尿量增加,应补充增加的饮水量没有定数,只要保持体内水分平衡即可。

随时饮水少量多次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喝水时间应分配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刻,原则是少量多次,每次200毫升左右。一夜的睡眠会丢失不少水分,尽管在起床后没有口渴感,但体内仍然会因为缺水出现血液粘稠。早晨起床后喝一杯凉开水(150毫升)可以降低血液粘度,增加循环血容量。

我们一直想当然地认为,口渴时我们体内才需要水、才需要喝水。其实,口渴时机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并开始利用调节系统进行水平衡的调节,此时饮水虽然可以补充丢失量,并不是最佳的饮水时机,且往往容易一次性饮大量水,加重胃肠负担,稀释胃液而影响消化。

白开水是最佳选择选择

生活中常喝的饮品包括白水、茶水、饮料等,白水不含能量、解渴,是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饮品,而白水中又以白开水为最佳。白开水容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加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饮用水,并且干净卫生、制作简单、经济实惠,是饮品中的最佳选择。矿泉水、矿物质水、纯净水等也可以作为一种选择,但不宜作为主要的饮用水。

生水未经消毒过滤处理过的水,其中含有各种各样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及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直接饮用可能会引发急性胃肠炎、伤寒、痢疾及寄生虫感染等疾病。

茶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例如茶多酚、咖啡碱、茶多糖等。茶多酚、儿茶素等活性物质可以使血管保持弹性,并能消除动脉血管痉挛,防止血管破裂。经常适量饮茶,对人体健康有益。但长期大量饮用浓茶会影响消化功能。

茶叶中的鞣酸会阻碍铁质的吸收,特别是缺铁性贫血的人,应该注意补充富含铁的食物。一般空腹和睡前不应饮浓茶。空腹饮茶会冲淡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影响食欲或消化吸收。睡前喝茶易使人兴奋,难以入睡。

很多饮料特别是含糖饮料中都含有一定的能量,在补水同时会增加能量摄入。选择饮料应该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而定,不宜喝太多饮料。

<编辑.陈众>
Tags: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