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广州桶装纯净水七成不合格”,“出身不明饮用水桶事件”屡遭曝光,人们开始怀疑桶装水、饮水机的健康安全问题,更多的家庭开始关注和安装净水器。
今年7月1日起,重新修订颁发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将原有35项水质指标大幅增加到106项,指标限值也越加严格,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的水质标准接轨。然而,对于实施的新标准,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并不乐观。他表示,即便经过至今5年的推广,我国供水系统与新标准的实现,还有较大差距。
入户自来水不达标
傅涛认为,除了自来水厂的工艺设计仍然相对落后以外,还存在自来水厂水质检测设备及检测水平不合格的问题,目前国内有能力完成新标准106项指标全检测的自来水厂寥寥无几。他指出,目前我国的供水水质测定都是以水厂的出水水质为主,而入户水龙头的水质状况却无从知晓。即使出水厂的水质达标,供水系统中陈旧的管网也难以保障到户水龙头的出水水质。
水质监测有猫腻
他进一步指出,目前我国供水行业的现行水质检测体系仍然存在问题。各地的核心水质检测中心绝大多数在人事关系和经费来源上隶属于当地自来水公司,只是名义上的独立,水质检测数据的可信度不足。
净水器处理更安全
专家还指出,目前国内的输水的管道所用材料大多是塑料管道、水泥管道,有时还能看到铁管。水在经过这些管道的长途运送后,很容易受到二次污染。水烧开后,可以去掉水中的细菌问题,但无法解决泥沙、铁锈、重金属、挥发性物质和细菌尸体等问题。
目前市场上的桶装水一桶约为七至十元不等,成本较高;同时桶装水存放时间久容易变质,而饮水机连接使用后处于开放状态,会被空气中的污染物污染。
相比而言,净水器可以有效的分离去除各类污染物,如细菌、余氯、重金属、挥发性物质、铁锈、泥沙等水中杂质及有害物质,出水口感也较好,还可以直接饮用,无需烧开,是家庭理想的净水装置。
<编辑.陈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