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习惯一:爱喝瓶装水
携带方便、开盖就喝,在中国,瓶装水消费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却指出,瓶装水所使用的聚酯瓶往往含有可能导致人体慢性中毒的物质,尤其是当瓶子在高温环境中,或开启后没及时喝掉,有害物质会渗入水中,危害健康。因此,瓶装水一定不能受热或暴晒。
坏习惯二:喝千开水
“现在用电热水壶的家庭越来越多,很多人烧的水一次喝不完,过一会儿又重复烧开。这种反复滚水最好别喝。水烧开尽量当次喝完,别反复加热。很多人担忧饮水机中的水是不是千滚水,因材料限制饮水机中的水最高温度一般为九十摄氏度左右,达不到沸腾的状态,不是千滚水。
坏习惯三:不渴不喝水
国内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七成人都是发觉渴了才喝水。殊不知当你感到口渴的时候,你的身体至少已经流失了1%的水分。喝水不是为了解渴,而是让其参与新陈代谢,被人体吸收,长时间缺水会增加血液粘稠度。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越不注意喝水,喝水的欲望就会越低,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干旱”。所以,不管渴不渴都要及时补水。
坏习惯四:每天喝不够6杯水
上班一族常常会因工作关系疏忽了喝水,长此下去,膀胱和肾都会损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建议每天最少饮水1200毫升,大约6杯的量。如果活动量大,出汗多,则相应增加喝水量,及时补水。有人会问,之前一直说每天喝水不少于2000毫升也就是8杯水,为什么现在只有1200毫升?其实,2000毫升是指人一天需要的水分总量,果蔬里含有大量水分,连主食、肉里都有,人体需要的水,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食物中。6杯是最低限的量。
坏习惯五:不按体质喝水、饮料代水
“白开水没味,还是喝饮料吧。”很多孩子每天可乐、果味饮料不离手,用饮料代水,无异于花钱买身病。“不但起不到给身体补水的作用,还会降低食欲,影响消化和吸收。”赵飞虹说。如果一定要喝有味的水,也要根据自身体质,适当改善。比如便秘的人可以喝点蜂蜜水或者果蔬汁,能够促进蠕动;而胃寒的人要少喝性寒的绿茶、凉茶、果汁,多喝暖味的红茶、姜糖水。
坏习惯六:晨起不喝水,到老都后悔
早上起来的第一杯水是真正意义上的救命水,中老年人更应该注意。人体经过一夜代谢之后,身体的所有垃圾都需要洗刷一下。饮用一杯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循环血容量。早晨这杯水最好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清澈的水,白开水、矿泉水皆可,能够降低人体血液黏稠度;第二种是柠檬水,柠檬酸能够提升早晨的食欲;第三种是淡盐水,它对便秘的人非常有益。
坏习惯七:吃咸了不马上补水
吃太咸会导致高血压,也可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水肿等。如果吃咸了,首先要做的就是多喝水,最好是纯水和柠檬水,尽量不要喝含糖饮料和酸奶,因为过量的糖分也会加重口渴的感觉。
坏习惯八:睡前不喝水
睡前不宜喝太多水,但可以稍微抿上两口,尤其是老人,当人熟睡时,由于体内水分丢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会变高。临睡前适当喝点水,可以减少血液黏稠度,从而降低脑血栓风险。此外,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水还可以滋润呼气道,帮助人更好的入睡。
胃病患者可通过喝茶来调理肠胃
<编辑.陈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