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净水器品牌 >

饮用水安全问题关系民生

饮水问题关系民生。新国标能否让自来水问题“药到病除”?更新工艺、改造管道而带来的终端成本上涨压力,最后又会由谁来承担呢?

一直以来,我国实施的是1985年制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不少地区水源短缺,有的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严重,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旧版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已不能满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为此,2006年底,卫生部会同国标委、原建设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完成了对1985年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修订工作,并正式颁布了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自2012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

清华大学饮用水安全研究所学院党委副书记、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文君甚至认为“完全达到新标准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刘文君介绍说,新国标与1985年版相比,有三个特点:一是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二是统一了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三是基本实现了饮用水标准与国际接轨。

新国标的一大进步是提出了生活用水应符合标准,以免危害人体健康,这是人们长期以来所严重忽略的。新国标首次明确提出生活饮用水的定义:供人日常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生活用水(主要是洗澡,洗漱,洗涤等用水)通过呼吸和皮肤接触来影响人体健康,有资料表明,人体通过皮肤接触吸收的水中物质的含量占水中物质总含量的60%左右,而通过饮用吸收的量则占20%或30%左右,若长期接触不安全的水,对人体的健康是有一定影响的。

“新国标的制订不但考虑了人们长期饮用和生活使用可能对人体造成的影响,也考虑了由于水质对输配水管道的腐蚀而对人体带来影响的因素,“刘文君谈到,符合新国标的饮用水在饮用、通过呼吸和皮肤接触时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是安全的。总体目标是安全性要求,终生饮用不会对健康产生明显危害。

刘文君教授还谈到,很多人对优质饮用水的美好期望是打开水龙头,水就能直接喝。然而,我国管网普遍陈旧的现实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这也是对水质的一大制约因素。提升水质不仅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也需要国家加大在管网方面的投入。新国标的出台必将推动我国饮用水水质的提高,并进一步促进我国供水行业净水工艺的改进,但同时,它也对我们的管网系统和水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我国供水行业实施工艺改造,提高供水水质,保障居民饮水安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陈众>
Tags: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