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净水器品牌 >

净水器市场火概念乱 是否真净水急盼统一国标

“我家原本就打算装台净水器,正好年底,各大商场促销力度很大,所以就准备买了。”正在东山县铜陵镇一电器店选购净水器的陈三顺说。

“老叔啊,自从我家安装了净水机后,泡出来的茶特别好喝,不信您试试。”陈城镇宫前村的吴晓梅一见笔者便这么说。

随着人们饮水安全意识的提升,东山净水器市场一片火热。

市场火概念乱

东山是个海岛县,淡水资源匮乏,尤其是在渔村,更是淡水贵如油。自从前年开通自来水工程后,许多富裕起来的渔村渔家都用上了净水机。据不完全统计,渔村安装各种净水机的户数接近八成。

不仅实体店生意红火,笔者登录国美电器和淘宝等网店看到,一些知名品牌的净水器在网上的销量也很大。

超滤净水器、反渗透净水机、活性炭净水机、纳米能量净水器……有资料显示,目前国内生产净水器的企业已超3000家,品牌更是不计其数;加上国外的品牌,更是多得令人眼花缭乱,让人无所适从。

笔者走访了西埔、铜陵两镇4家家电卖场后,发现大小厂家商家在市场竞争中甚至还打出了纳米膜、纯晶技术、能量活水等各种新概念招牌。

各种各样的家用净水器,不仅概念迥异,连价格相差也非常大,有的仅一两百元,有的七八千元,还有上万元的。“净化器的材质不同,自然价格相差较大。”一家销售美国某品牌净水器的漳州区域负责人张先生称,购买净水器,不能单看价格,还要从生产厂家的资质到产品使用的材料、产品功能、耗材更换、售后服务,包括品牌、口碑等各方面进行详细了解。

家住西埔镇某小区的王阿姨告诉笔者,家中安装的净水器是2年前在厂家搞活动时花2000多元购买的,感觉不错,但因为售后服务跟不上,没少为它费心。王女士说:“当时说好的,他们的售后人员会定期提醒更换滤芯和零件,但现在,经常超过期限也没人上门给换滤芯,换零件的费用也挺高的,修上几回还不如买台新的。”

业内人士表示,一般情况下,ro膜、活性炭等滤芯材料的更换不能根据时间的长短,应看其用水量的多少,如果用水量大,可能3个月甚至2个月就需要更换,反则时间周期可以稍长一些。

急盼统一国标

不过,专家称:买了净水器并不代表就一定能喝上安全健康水。

“我国目前执行的最新饮用水标准是2012年制定的,共有106项指标,与目前世界上最严的欧盟水质标准基本持平。”在当地自来水行业工作多年的李先生表示。然而,随着水污染事件的频频曝光,这个“最严标准”也不足以提振民众对自来水水质的信心。

据环保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有1.1亿居民与重点排污企业“做邻居”,2.8亿居民尚缺乏安全用水保障。虽然净水设备生产厂家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但由于行业准入门槛低等原因,净水器产品质量令人堪忧。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多数净水器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不少净水器企业没有技术研发部门,有的净水器生产企业甚至拿不出生产资格证书,说白了,就是买来净水器的零部件进行组装;关键的过滤膜也是尽量捡便宜货,甚至使用十来元钱的过滤芯。

这些净水器商品,除通过实体店、网店售卖外,有的厂商是主动上门营销,有的则通过展览会推销,销售模式五花八门,也给监管带来很大困难。由于存在监管难,一些厂家常常打擦边球,进行虚假宣传、炒作概念,夸口净水器过滤后的水具有美白、保健等功能,欺骗消费者。

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净水器行业目前主要执行的是《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而这些标准主要是针对水质的,并不针对电器产品本身。此外,国家出台的关于净水器的生产标准,也没有明确针对净水器饮水配件的材质和过滤材料的规定,即使是质监部门进行产品抽查,也只能查看产品的合格证书以及相关信息。这是造成净水器市场鱼目混珠的最主要原因。

因此,要想确保百姓喝上安全的放心水,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并以此为准绳,加大对净水器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

<编辑.陈众>
Tags: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