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是座严重缺水的城市,可安装在小区和居民家中的净水机,每生产1吨纯净水就产生3到4吨废水,虽然浪费率高的惊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容易被人忽视。
“每次做一壶水都要接一大盆废水出来,它往外过滤的时候,就放一个大盆,每次接满了就倒进洗衣机里洗衣服。”市民李女士家中装置了净水设置,为了不让尾水白白流走,李女士把下水管接到了大盆里,方便二次利用。但在记者采访中发现,像李女士这样可以二次利用尾水的市民并不多,广大市民对净水器和尾水还有很多的不了解,大家并不知道这些尾水有什么用,甚至不相信尾水的用处。对此,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尾水并不是毫无用处。“这个水做过实验,养鱼鱼也活不了。把重金属都在这边,它又变浓了,所以人肯定是不能饮用。接个废水桶投个墩布啊、洗个车什么的,浇地什么的还可以。”
石家庄桐兴园小区的净水机安置在大门口,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带记者走进门卫工作间。净水机的废水管被他们接到了卫生间内。“我特意叫他甩到这来了,这我们都用大桶小桶都接水,你看这都满了,我们弄个盆,冲了厕所了。”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天净水机产生的废水量比较大,除了用于冲厕所、打扫卫生以外,还无偿提供给小区居民使用。“我们现在能利用多少就利用多少,夏天有尘土了,泼泼马路;我们打扫卫生墩楼道,干点活都上那取废水。晚上那出租车回来了都上这交接班,他们洗车,我们就叫他们来接点废水,有的老太太老头回家浇花,浇花就来这接点水。最起码省了家里水了,也不浪费资源,能利用就利用上,谁能用就用点。”
在2014年,金马小区就设置了自助中水洗车机,利用的就是净水机的尾水,自助洗车一次只需要4.5元。但这样的“神器”在石家庄仅此一台,石家庄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一位姓赵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石家庄2014年出台的《石家庄市节约用水办法》中明确规定:售水机必须安装尾水回收设施,对尾水进行回收利用,不得直接排放。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却面临着很多困难。“我们推进这个工作很有难度,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东西(净水机)比较隐蔽,但是我们从节水的角度,对物业、经营者宣传引导和教育,工作有一定进展。”
截止目前,据不完全统计石家庄市内的小区直饮机大约有1500台左右,但其中只有有一半左右安装了废水回收装置。而家用的净水设备更是无法统计,也是无法管理。“家用你用的是自来水,有水表的限制,阶梯水价用多了那就多缴费,喝也罢不喝也罢,说白了这是意识问题,是自身的境界问题,家庭里是没法监管的,那就成干涉了。”
据最新资料显示,石家庄是一座严重资源型缺水的城市,年均缺水达1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有229立方米,不足全国水平的十分之一,世界水平的四十分之一。全市多年平均可用水资源总量21亿立方米,但全市实际年用水量31亿立方米,南水北调来水虽然可以缓解省会用水的供需矛盾,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全市的缺水问题,科学用水、节约用水依然是今后的主要方针。但从目前来看,很多市民还是把“节约用水”当做一句口号。“首先是没有这个意识,因为家里拧开水龙头就有水,大家感觉不出来缺水。”
目前净水机费水率最低为1:1,最高可达1:4,大部分净水设备都是每产一杯净水就需要浪费3倍的废水,对此,这位姓赵的工作人员表示商家们更不能把“节约用水”只当做一句口号。“他们首先考虑的是成本、利润,有一定低碳意识的厂家,在这方面下下成本,因为你要对产品进行升级改造是需要投资的。”
如此看来,每个人的节水与环保意识都急需提升,作为商家,净水设施需要在技术领域进行完善,要提高产品节水能力,降低废水率,给消费者带了更优秀的产品;作为消费者的广大居民,要充分的所在城市的水情,将节水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作为管理部门,要增强了全社会水法治观念,积极营造公众爱水、惜水、节水、洁水、护水的良好社会风尚,加强监管,营造良好的水法治环境和浓厚的舆论氛围。
<编辑.陈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