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资源短缺,是不争的事实,淡水总量少,人口众多,因而人均水量更是少的可怜。但究其原因就会发现造成我国水资源极度缺乏的还有很多原因,包括地下水的污染、地下水被无序过度开采,监管部门对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缺失、再循环使用意识淡漠、水价不合理等。
水污染的加剧 净水器是家庭生活的必须品
水价问题只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排名靠后的原因之一,这就如同一个人的身体不适,包括心脏以及肝肾可能出了问题,也包括痔疮,如果没有把握住问题的中心,就照着痔疮去治,那就明显治错了方向。这就如同及时把水价调至50元一吨,中国人像撒哈拉人那样惜水如惜油,而不是从水污染源头和水资源规划上着手去治理,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饮用水短缺的现状。
专家们为了让别人相信自己所开出的“提高水价”是治理水污染的正确良方之外,还引用了“世界银行建议水价是人均收入的3%”。如果低于国际标准的收费要拉高,那么,低于国际标准的质量,是不是也必须要提升呢?是先涨质还是先涨价?这是一个问题。如果再有“愚昧”的人以此为逻辑,问问房价油价等一些列消费应该占收入的比例是否也应该与国际标准接轨,那就不好玩了。
现在的问题是,假如楼市真出现下跌趋势,政策能否做好准备,以及应该做好什么准备。事实上,尽管楼价下跌为民意所望,但宏观经济层面很难承受断崖式下跌的情况发生,在今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尤其如此。既让楼市去泡沫,同时避免引发系统风险,政策方面现在就需要做好准备。
比如银行的压力测试,到底银行能够承受房价多大的下跌压力,需要精细测试;房价下跌过猛会让下游行业失去多少市场,从哪里弥补损失;地方政府如何面对土地收入减少等等。这些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准备越充分,楼市下跌的副作用就越可控制,其正向作用也才有望显现。
温馨提示,水治理远比楼价控制要重要得多,房子住得好,是享受,住得不好,也一样可以生活。但是用水的性质就不一样了,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水质的不好,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净水专家建议,政府要倡导节约用水的同时,消费者也要在家中安装净水器,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的饮用水安全可靠。
随着水污染的加剧,净水器已经成为了家庭生活的必须品,安装一款合适的家用净水器,势必会改善饮用水的质量,确保家庭饮水的安全健康,早买早用早健康,这么划算,你还在等什么?
<编辑.陈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