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水体污染,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诸如福建紫金矿业水污染、云南曲靖铬渣污染、云南阳宗海砷污染、广西龙江河镉污染、河北无极皮革废水污染等水体遭受工业污染的事件。但其实除了这些,水体污染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抗生素。
前段时间,关于抗生素与水体污染的话题再度引发了大家的关注。中科院于前两三年发布的抗生素污染地图也再次被提及。
据报道,这份中科院发布的抗生素污染地图揭露了隐藏在我们食物体系中的惊人事实——每年有数万吨抗生素经由养殖动物和我们的身体,进入水土环境。
这份抗生素污染地图操刀者为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应光国课题组。应光国博士是国内抗生素研究领军人物,从十几年前就开始研究抗生素污染问题,南征北战,足迹遍布中国58条主要河流,以及广东、广西、湖南、河北等省份的主要养殖场。
这份抗生素污染地图首次详细披露了各地抗生素使用和排放量,也显示了一年有超过5万吨抗生素排放进入水土环境中。而与国外相比,中国河流总体抗生素浓度较高,测量浓度最高达7560纳克/升。
有网友对此调侃,难道这就是“感冒了要多喝水”的原理所在?
抗生素何以成为污染物?央视《焦点访谈》对此也深入报道过。
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来源主要包括含有抗生素的人体排泄物、生活污水、医疗废水以及添加各种抗生素的动物饲料、动物用药和水产养殖的废水排放等。除了水体直接污染,抗生素要是污染了土壤,也会进入到地下水中。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水以净为源。中科院抗生素污染地图及央视《焦点访谈》报道再一次警示我们:
在水资源越来越珍贵的时代,我们更应该保护我们的生活用水免受各种污染侵害。
而要想拥有健康优质好水,保障家人的饮水安全,安装使用一台净水器,从终端去控制水质,是目前来说最经济最理想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