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质情况报告汇总
北京水质
水质检测中心:家庭净水真必要
北京市自来水厂的饮用水来源分为地表水和城近郊区的地下水两部分。北京的地表水现在面临着一个严重的困扰--水质富营养化。
北京的地下水的确像商家宣传的那样硬度较高,达到450mg/L(毫克/升),刚刚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北京水质偏硬是综合原因造成的,北京地层以碳酸盐为主,这一地质构造特点决定北京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相对较高。长期的过量开采,北京地下水资源已经形成一个1000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漏斗,再加上人为活动对环境的破环,都直接增加硝酸盐的含量,也就导致北京市居民生活饮用水中钙、镁含量偏高。
有些市民发现水管里流出来的水有时混浊、甚至有异味,于是得出了自来水厂供应的生活饮用水水质不稳定,有时也会不太好的结论。其实这是二次污染的结果,比如在水的传输过程中使用了不合格管材,高位水箱没有及时清洗等都是造成二次污染的原因。铜、铝、塑等复合管材是最理想的输水材料,而铁管和镀锌管容易生锈,已经严禁使用了。有些地区可能没有彻底更换输水管道,影响了部分市民享受自来水集团的统一供水。
同样是统一供水,有些地区的水质还存在差别,比如顺义、平谷的地下水是优质的,而通县的地下水中铁、锰含量高,不能一概而论。
有些居民小区有独立的自备井,给小居住户提供的饮用水并非自来水厂统一供水,水质同样不能保证。
建议北京市民应该根据自己所处地区的水质选择不同功能的净水器,到权威检测部门进行检测十分有必要。由于检测费用在2000~10000元左右,最好由物业组织进行集体检测。
辽宁水质
辽宁主要河流污染严重
辽宁省环境监测中心日前发布的《2004年辽宁省环境质量通报》显示,辽宁省6条主要河流中5条污染严重,47条支流中,33条已经严重污染。
辽河、浑河、太子河、大辽河、大凌河和鸭绿江是辽宁省的6条主要河流。《2004年辽宁省环境质量通报》的数据显示:2004年,这6条主要河流中,除了鸭绿江水质状况仍然良好外,其他5条河流均污染严重。其中,化学需氧量超标和氨氮超标是造成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此外,辽宁省47条支流中,33条已经严重污染,占70.2%。
内蒙古水质
国家环保总局:“三河”流域过半水质不达标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在日前召开的全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现场会上指出,“三河三湖”(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等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目前除太湖流域的治理速度和效果比较理想外,其他流域的治理进度与“十五”计划目标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必须快马加鞭。
“三河三湖”、南水北调东线、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环渤海地区等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是我国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十五”计划安排的2418个工程项目中,目前完工项目777个,占32%;在建项目673个,占28%,还有40%尚未动工。污染治理资金目前完成投资645亿元,占总投资的34%。其中太湖流域完成计划投资60%;淮河流域完成计划投资的32%;辽河流域完成计划投资的34%,其他流域完成计划投资均不足30%。
解振华指出,截至目前,“三河”流域的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任务完成20%—25%,“三湖”流域完成40%—50%。重点流域污染物排放的绝对量仍然很大,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其中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超过环境容量60%以上,氨氮超过环境容量90%以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四川等省造纸、酿造,浙江、江苏省化工、印染等重污染行业仍然未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一些地区和城市的排污总量仍在增加。
黑龙江水质
松花江污染事件敲响警钟
全市再次排查环境污染隐患83家,主要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苯类、氯气、氨、氰化物等。
即日起,环保部门再次对全市各类环境污染隐患进行大排查,居民集中区和饮水水源上游及附近的涉危企业、废旧物品收购点等,是排查重点。排查出的隐患,要限期整改。
2005-11-26 23:00:31
近日中国东北松化江发生食水污染事件,吉林一起爆炸污染了江水,但有人一直隐瞒真相,到被污染的食水流入邻近的黑龙江省才被发现。中国国家环保局11月23日通报说,化工厂爆炸造成松花江污染超标108倍,但吉林方面竟强调污染物流入松花江“低于国家限制的标准”。此事发生后,中国总理温*家*宝立即高调召开会议,重申“环保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目的就是要整治跋扈难驯的地方诸侯。
必须指出,这次污染事件可能涉及庞大的集团利益。事件被揭发后,涉及事件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可能要面对巨额赔偿。另外,《上海证券报》11月15日曾报道,中石化计划出资61.5亿元人民币,欲私有化包括旗下吉林化工在内的三家上市公司。这次污染事件被刻意隐瞒,是否影响到这次私有化计划有关?吉林省出身吉林省化学工业公司,历任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炼油厂主任等职。他这个背景,是否有涉及利益冲突的可能?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23日证实,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发生后,监测发现苯类污染物流入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可是,吉林方面同一天竟然通过吉林省环保局重申“苯类污染物流入境内松花江仍低于国家限制的标准”。
《北京晚报》23日就哈尔滨紧急停止供水事件提出质疑,并对地方政府处理过程中的可能疏漏提出几点质疑。
报导质问,“吉化爆炸既然造成污染,为何不公开?”《北京晚报》引述当地一名媒体工作者透露,吉林石化爆炸造成水污染在吉林已是公开的秘密,但是媒体无一报道,哈尔滨媒体当时前往采访,也被告知松花江的水质“未受污染”。报道认为,黑龙江省环保局监测的数据显示江水已受污染,“其中的真相到底怎样,市民急需了解”。
天津水质
水质污染日益加重 天津投3000万元保护海河水源
耗资3000万元的天津海河水源保护工程今天正式开工。
据介绍,这项工程从海河光华桥下500米至子牙河与北运河交汇处,全长10.8公里,河道总清淤量20.7万立方米,计划今年6月底完工。
海河横穿天津市区,干流全长105公里,是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5大河系入海的汇流处,兼有行洪、排涝、蓄水、供水、交通、旅游、美化等综合功能。
据悉,近年来海河水质污染日益加重,水质一般为4至5类;每当水位下降时,河里污物和垃圾裸露,杂草和藻类丛生,水面浑浊,严重影响了天津市的生态环境。
河北水质
河北初步遏制河流水质恶化趋势 超半数仍为重度污染
河北省环保局局长姬振海日前在全省水污染防治工作会上说,环绕京津的河北近年来采取有效措施治理水污染,改善河流水质。监测数据显示,全省河流水质污染恶化的势头得到遏制,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有超过半数以上的河流断面水质为重度污染。
河北虽然河流水质略有好转,但仍有超过半数以上的河流断面水质达不到河流水体使用功能要求。从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情况来看,仍属重度污染。七大水系中,滦河及冀东沿海水系污染加重,由1995年的中度污染上升到去年的重度污染;大清河水系污染加重,但河流水质总体属中度污染水平,九五期间水质好于十五期间水质;永定河水系水质九五期间好转,十五期间逐渐变差,去年污染超过1995年;黑龙港及运东水系前几年水质总体呈恶化趋势,2002年起逐年改善,去年污染程度低于1995年;漳卫南运河水系、北三河水系变化趋势不明显;子牙河水系水质九五期间总体呈恶化趋势,十五期间有所好转,近三年基本保持在1995年水平。去年,七大水系污染由轻到重依次为:大清河水系、北三河水系、滦河及冀东沿海水系、永定河水系、漳卫南运河水系、黑龙港及运东水系、子牙河水系。
河南水质
河南解除黄河污染预警 山东63个取水口暂停取水
经过多方努力,黄河支流伊洛河污染事态已得到全面控制,伊洛河及其入黄口以下黄河水质恢复正常,为此,该省七日晚宣布解除此前发布的《黄河污染预警》。与此同时,山东省针对污染水体进入山东境内的情况,于同日晚起关闭了该省境内沿黄地区六十三个取水口,暂停从黄河取水。
本月五日上午十点,郑州市和巩义市环保局在检查环保事故隐患时发现,位于巩义市辖区的伊洛河水面有柴油污染,立即对上游重点污染源进行排查,发现巩义市第二电厂的柴油罐外输油管正在漏油。检查人员立即通知该厂关闭输油阀门。经查该厂输油管道因天寒冻裂未及时发现,致使罐内约有十二吨柴油经南石河外排,约六吨柴油进入伊洛河,少量油污由伊洛河进入黄河。
事故发生后,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河南省长李成玉迅速作出批示,河南省和郑州市有关负责人召集水利、环保等有关方面专家赶赴现场分析研究应急处置对策,并制定了一系列应急措施,中国国家环保总局也派人到现场指导。同时事故指挥部立即向下游发布“预警通知”,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作好应急预案。
经过多方努力,黄河支流伊洛河污染事态已得到全面控制,伊洛河及其入黄口以下黄河水质恢复正常。为此,河南省政府于七日九时三十分发布通告,宣布解除此前发布的《黄河污染预警》。
这期间,山东黄河河务局的相关专家推算,被柴油污染的水体将在七日晚进入山东境内。为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山东省及时在污染水体进入山东境内之前关闭了所有从黄河引水的取水口。
另据河南省、市环保部门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等有关单位对污染水体的监测结果看,本次事故对伊洛河造成了一定污染并被迅速控制,对黄河水质影响不大。目前,黄河水质在Ⅲ类以内,伊洛河水质也恢复到规定标准之内。
山东水质
泉城的水越来越脏,水污染成为继空气污染后新的城市之患,今天,济南市政府专就水污染防治问题召开会议,部署限期治理措施。
据通报,今年上半年全市水环境质量呈恶化趋势,“两湖”“两库”“三河”水质均有不同程度超标。其中,徒骇河和小清河水质为劣五类。小清河基本丧失了自净能力,成为一条城市的排污沟;大明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主要污染物COD、总氮和总磷分别超标0?6倍、3?1倍和1?9倍,为劣五类水体,白云湖水质也出现超标;黄河为四类水体;卧虎山和锦绣川水库水体呈富营养化。
生活污水已成为水污染的主流:2000年,济南市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3亿吨,占全市废水排放量的65?1%,COD排放量占全市的75?6%。但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济南市水质净化一厂污水管网不配套,仅完成管网建设计划的36%,运行负荷仅为40%,近90%的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小清河。平阴县、长清县和历城区仲宫镇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排黄河和卧虎山水库。
江苏水质
专业人士介绍:江苏饮用水质总体可放心今天上午,记者从正在南京山西路广场举行的“卫生标准宣传周”活动上获悉,人类的疾病80%与饮用水有关。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城市供水有20%不达标准,农村不达标准的则接近50%。江苏省饮用水的质量如何 记者上午采访了相关专家。据活动现场的省卫监所有关专家介绍,目前自来水的主要消毒方法是加氯杀菌,虽然能去除大量细菌,但也存在着有害物质,尤其是水中的重金属、亚硝酸盐等成分。当自来水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时,生水经过加热烧开后,亚硝酸盐含量还会增高,若亚硝酸盐在体内积累,会给人带来血液性疾病。为了能确保向居民供给安全和卫生的饮用水,卫生部即将于10月初出台的最新《生活饮用水标准》中,常规检验项目由原先的35个增加到42个,并首次对亚硝酸盐、溴酸盐等物质的标准限值作出规定。
江苏省环保厅污控处副处长刘晓磊上午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江苏省约50%居民以长江为主要饮用水源地,苏州和无锡40%的饮用水来自于太湖。今年年初,长江干流11个监测断面的水质均达到或好于目标要求,维持在Ⅱ类左右;25条主要入江河流的29个控制断面中,符合要求的有17个。南通市将水厂取水口上下游各1000米、距岸200米的范围列入保护区域,严禁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该市饮用水质在全国47个重点监测城市中排名第一。由于出入湖河流水质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省内个别湖体富营养化程度、高锰酸盐指数和总氮污染有所加重。
刘晓磊表示,为在今年底使全省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96%,省环保厅已开始对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整改,届时,对违法排污的单位,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可处以最高20万元的罚款。
上海水质
龙头一开 生水可饮 沪启动欧盟标准优质供水规划
一项旨在提高上海自来水质量,最终使水质达到欧盟标准的行动计划———“上海提高供水水质行动大纲”今年将正式付诸实施。根据行动大纲规划,上海对照世界级城市饮水标准,通过原水预处理、水厂深度处理、管网全面改造及二次供水系统梳理等“四管齐下”,全面提高申城供水水质,到2010年让市民享受到“龙头一开,生水可饮”。
长期以来,供水管网锈蚀、老化导致出厂自来水“二次污染”,已成为上海水质提高的瓶颈。上海地下现有无内衬供水管道377.5公里,市民投诉较多的、经常漏水的和非标准的管道863.24公里。从今年起到2005年,上海将投入资金7.97亿元,通过更换管道和清管涂膜等措施,对上述供水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
原水、水厂、二次供水系统等环节的梳理也将齐头并进。上海将生物预处理技术引入原水处理,各大水厂改造的时间表已经排定,继去年杨树浦水厂、闵行水厂开工改造后,今年南市水厂也将拉开新建序幕,到2010年完成本市所有以黄浦江为原水的水厂深度处理工程。
来自市水质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去年上海自来水出厂水质达到历史最优水平,接近欧美水质标准。启动优质供水计划后,到2005年,上海供水水质将有明显提高;到2010年,上海的水质将达到美国EPA和欧盟目前的水质标准;到2020年,上海的水质将与发达国家的自来水水质保持同步水平。记者宋鹏霞
化导致出厂自来水“二次污染”,已成为上海水质提高的瓶颈。上海地下现有无内衬供水管道377.5公里,市民投诉较多的、经常漏水的和非标准的管道863.24公里。从今年起到2005年,上海将投入资金7.97亿元,通过更换管道和清管涂膜等措施,对上述供水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
原水、水厂、二次供水系统等环节的梳理也将齐头并进。上海将生物预处理技术引入原水处理,各大水厂改造的时间表已经排定,继去年杨树浦水厂、闵行水厂开工改造后,今年南市水厂也将拉开新建序幕,到2010年完成本市所有以黄浦江为原水的水厂深度处理工程。
来自市水质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去年上海自来水出厂水质达到历史最优水平,接近欧美水质标准。启动优质供水计划后,到2005年,上海供水水质将有明显提高;到2010年,上海的水质将达到美国EPA和欧盟目前的水质标准;到2020年,上海的水质将与发达国家的自来水水质保持同步水平.
长期以来,供水管网锈蚀、老化导致出厂自来水“二次污染”,已成为上海水质提高的瓶颈。上海地下现有无内衬供水管道377.5公里,市民投诉较多的、经常漏水的和非标准的管道863.24公里。从今年起到2005年,上海将投入资金7.97亿元,通过更换管道和清管涂膜等措施,对上述供水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
原水、水厂、二次供水系统等环节的梳理也将齐头并进。上海将生物预处理技术引入原水处理,各大水厂改造的时间表已经排定,继去年杨树浦水厂、闵行水厂开工改造后,今年南市水厂也将拉开新建序幕,到2010年完成本市所有以黄浦江为原水的水厂深度处理工程。
来自市水质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去年上海自来水出厂水质达到历史最优水平,接近欧美水质标准。启动优质供水计划后,到2005年,上海供水水质将有明显提高;到2010年,上海的水质将达到美国EPA和欧盟目前的水质标准;到2020年,上海的水质将与发达国家的自来水水质保持同步水平。记者宋鹏霞
安徽水质
一度因为汛情水质下降到劣五类的淮河,今年8月份以来污染负荷大幅下降,淮河安徽段水质保持在三类。
今年7月下旬,淮河上游突降暴雨,形成了淮河污染史上的最大污水团,充斥淮河干流的黑色污染水团全长达到133公里,在安徽省境内前后持续9天,仅颍河和涡河下泄污水达5.4亿多立方米,导致安徽省淮河流域水质严重恶化,其中干流水质劣于五类达5天,劣于四类达7天,劣于三类达9天。
进入8月份以来,安徽沿淮主要城市入河排污口污染负荷大幅度下降,COD、氨氮排放量分别比去年底下降49.6%和49.5%,重点企业达标率由5月份的52.3%提高到90%。省环保局的专家分析认为,淮河水质好转的原因除了汛情缓解之外,也在于淮河全流域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国家环保总局通报的25家企业中,有17家已基本完成整改,另外8家的整改工作均在进行当中。
浙江水质
运河水质污染 治理刻不容缓
苏州市盛泽镇与浙江省嘉兴市王江泾镇交界地区黑水横流的河道。
这是浙江省嘉兴市一家星级宾馆冷水管流出的黄水。近年来,地处江苏省苏州市与浙江省嘉兴市交界地区的大运河水体污染严重,水质常年处于重度污染状态(即检测结果在五类或五类以下水平)。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是华北、华东地区的黄金水道。在以水资源富足著称的江苏、浙江两省境内,大运河还是许多城市的饮用水源和地下水资源补给源。然而,近年来,随着苏、浙两省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工农业取水量和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大运河水污染问题日渐突出,这条黄金水道正在成为沿岸污染源的排污管道,造成严重的“水质型”缺水,局部河段水体呈现恶化趋势,水体自净和生态修复能力降至最低点,断面水质检测达标率不容乐观。
福建水质
备用水源水质堪忧
厦门是一个淡水资源较为匮乏的海岛城市,人均占有量仅为947立方米,大约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城市供水主要依赖从九龙江长途输入。
厦门市环保局有关人士说,五年来,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呈下滑趋势:1998年为98.2%,1999年为98.13%,2000年为98.18%,2001年为98.11%,2002年为97.5%。厦门市环境保护局日前正式发布的环境状况年度公报显示:厦门市区主要饮用水源为北溪引水与坂头水库,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7.87%。由此可见,厦门的饮用水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那么备用水源水质状况如何呢?近日完成的《厦门市生活饮用和备用水源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称,厦门市生活饮用水源主要包括北溪引水、石兜、坂头水库、汀溪水库、上李水库,备用水源包括湖边水库和杏林湾水库。其中,北溪引水是厦门市主要供水水源,约占总取水量的近80%,上李水库由于水质问题,今年以来均未取水生产,湖边水库金山水厂和莲前水厂已由市自来水公司接管,不再使用湖边水库水源。
《报告》说,根据厦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03年1-5月份对各生活饮用和备用水源监测结果表明:全市生活饮用和备用水源水质达标的只有汀溪水库;水质较好的是石兜、坂头水库,只有个别指标超标;其次是北溪引水水源。水质较差的是上李水库、湖边水库和杏林湾水库。
生活养殖污水是祸首
厦门市2002年环境状况年度公报称,厦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污染的主要污染因子为粪大肠菌和锰。厦门市环保局日前的一项调查情况显示:全市生活饮用和备用水源主要污染源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活污水,二是畜禽养殖污水,三是工业废水,四是农业污染和垃圾污染,五是地表泾流。其中,生活和畜禽养殖污水是主要污染源。
山西水质
日前,山西省环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告了山西省今年第三季度环境质量状况。7月到9月,山西省环境质量状况可谓有喜有忧:包括太原、长治等11个城市在内,空气质量状况都有所好转;然而,全省地表水污染逐渐加重,87%的地表断面水质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水质污染日益加剧
今年第三季度,全省环保部门一共监测了100个地表水断面,有87%的地表断面水质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其中,60%的断面为重度污染、5%为中度污染、22%为轻度污染,水质优良的占13%,而大同市御河小南头是污染最重的断面。
与上年同期比较,我省水质受到污染的地表水断面增加了3.2%。其中,重度污染的断面增加了6.5%,中度污染的断面减少了3.1%,轻度污染的断面减少了0.2%,水质优良的断面减少了3.2%。
监测显示,在100个断面中,只有9个断面水质达到国家一级到二级标准,仅占监测断面总数的9.1%;4个断面符合国家三类水标准;22个断面符合国家四类水标准;5个断面符合国家五类水;而占100个断面总数的60%的地表水断面流淌过的水,都成为劣五类水,已失去使用价值。在这些断面中,水中的污染指标,主要是氨氮、生化耗氧量、高锰酸钾和石油类。
河南水质
河南8月监测地表水质郑州出境河流水质达标
记者从省环保局监测中心站获悉,8月全省监测的49个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中,郑州市出境河流水质达到责任目标。
据了解,全省监测的49个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中,有43个断面化学需氧量浓度达到目标值,占监测断面总数的87.8%,较上月同期增加14.3%,水质有所改善。18个省辖市中,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焦作、济源、许昌、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14个城市所有出境河流水质均达到责任目标,鹤壁、新乡、濮阳、漯河4市部分出境河流水质未达标。
湖北水质
国家环保总局发布2005年1月地表水水质报告
七大水系水质基本稳定 重点水库水质优于湖泊
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发布了2005年1月地表水水质报告。报告显示,与前月相比,七大水系总体水质基本稳定,珠江、长江水质较好,黄河、松花江水质较差,海河、辽河、淮河污染严重;本月监测的21个重点湖库,水库水质和富营养化程度好于湖泊。
根据对七大水系的175条河流、345个断面的监测表明,与前月相比,七大水系总体水质基本稳定:Ⅰ~Ⅲ类水质占46.7%,其中Ⅰ类占9.0%,Ⅱ类占17.7%,Ⅲ类占20.0%;Ⅳ~Ⅴ类水质占24.9%,其中Ⅳ类占16.2%,Ⅴ类占8.7%;劣Ⅴ类水质占28.4%。七大水系主要污染指标是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石油类。
——长江水系整体水质较好。与前月及去年同期相比,长江干流、省界断面和三峡库区总体水质稳定,主要污染指标是氨氮、石油类。Ⅰ~Ⅲ类水质占78.6%,;Ⅳ~Ⅴ类水质占14.6%;劣Ⅴ类水质占6.8%。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质与上月及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整体水质类别为:Ⅰ~Ⅲ类水质断面占76.7%;Ⅳ~Ⅴ类水质占14.0%;劣Ⅴ类水质占9.3%。
江西水质
江西水质监测结果显示:9个河段污染较重
记者从江西省水利厅水环境监测中心获得消息,该中心对江西主要河流的34个重点河段水质进行监测,评价结果表明:水质优于和达到Ⅲ类水的河段有25个,占评价河段的73%。污染河段为9个,占评价河段的27%。主要污染河段为赣江丰城段、叶楼段、袁河新余段、荷湖馆段、东乡水东乡段、昌江景德镇段、乐安河石镇街段及定南水定南段等9个河段。
湖南水质
水质地图 “湖南缺水似乎有点危言耸听:地处湿润多雨地区,降雨丰沛,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630亿立方米,居全国第六位。但湖南确确实实是一个缺水型省份。”湖南省气象台高级工程师陆魁东很肯定的说: “衡(阳)邵(阳)干旱走廊几乎年年大旱。省会长沙,虽然有湘江、浏阳河穿流而过,但长沙也属于资源型缺水、污染型缺水和供水不足型缺水三者兼而有之的缺水型城市。到2005年,长沙市在一般干旱年,可供水量为32.83亿立方米,而需水量为42.03亿立方米,缺水率达21.9%;在特殊干旱年可供水量为31.19亿立方米,需水量为43.40亿立方米,缺水率达28.30%。守着江河湖泊的湖南,水源虽不少,却已经陷入了‘守着江河湖泊缺水喝’的困境。”
广东水质
广东省水文局今天公布的一季度江河水库水质调查的结果显示,该省江河水库水质比上季度有所下降。水文专家按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对广东省江河水库60个代表站的水质监测表明:超标站点比上季度增加6个。主要是溶解氧、氨氮等有机污染超标,部分站点的重金属亦超标。除东江、西江水系各河段、粤西部分代表站、漠阳江、韩(梅)江水系韩(梅)江干流及部分支流水质均在Ⅲ类以上外,整体形势严峻。珠江三角洲河口区为全省水污染最严重的地区。超标站点主要集中在广州,8个代表站全部超标,其中水质极端恶化、超Ⅴ类的站点有5个。原因在于第一季度是枯水期,降水量少,本地产水量少,又无大量的客水补给,污径比就变得很大,所以水质极端恶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供水水源地水质下降,16个供水水源地中有3个超标。广州尤其突出,超标的供水水源地分别为江村、街口和增城。专家呼吁广东省水质持续下降再也不能等闲视之。
陕西水质
目前,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及其支流污染严重,已成为黄河最大污染源之一。陕西省环保局宣传中心主任白玉昌说,陕西省政府已经制定治理规划,力争用5年时间,使渭河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改善。
陕西省潼关县渭河入黄口的渭河水刚流进黄 河,水还没有混合。靠南边的渭河水呈黑褐色,靠北边的黄河水呈黄色。在这里开饭馆的老板白原礼说:“现在都不应该叫渭河了,叫‘黑河’我看更准确。”他介绍说,上世纪80年代初,黄河水烧开后就能喝。渔民一天可以打鱼三四十斤,现在一天才能打几斤。
黄河水究竟污染到了什么程度?黄河潼关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河流的水质分为5类,最差的5类水主要指标是氨氮总含量不超过2毫克/每升。而黄河潼关水文站监测到黄河潼关段(渭河水汇入后)数据是氨氮总含量为2.45毫克/每升,大大超过了5类水的标准。
宁夏水质
近日召开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资源环境座谈会上传出消息: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将投入1081万元用于黄河宁夏段水质污染治理工程。目前这项工程已开始启动,预计6月前竣工。
不久前,宁夏环境监测中心站对中卫下河沿、青铜峡库区、银古公路桥、陶乐渡口和宁钢浮桥5条黄河断面进行了水质监测,发现全程397公里的黄河宁夏段水质污染严重,各监测断面中污染物指数全部超标,其中陶乐渡口断面27项监测项目中,有13项污染指数超标,悬浮物超标率为100%,有机类水质污染程度和范围还在不断扩大。鉴于此,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和环保机构决定拨款大力治理黄河宁夏段水质污染。
这次治理工程主要在5个地方展开。近几天,永宁南方、陶乐高仁镇和青铜峡细腰子坝3处河段整治工程已相继开工。
甘肃水质
甘肃省政府3日宣布,在未来的4年里,甘肃省将投资8.92亿元,在黄河沿岸完成12项城市污水和工业企业污水治理工程,使污染物总量每年削减约8.3万吨,削减工业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镉35%,削减酚、铅25%,使黄河水体甘肃段的水质实现明显好转。
黄河干流在甘肃总流程为913公里,流域内有400多万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45%。“九五”期间,甘肃省在黄河流域各省区率先实施了《黄河干流水污染整治方案》,投资2亿元,完成工业废水治理项目102项,取缔、关停污染严重的“五小”企业164家,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2万吨。但由于工业污染源和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入,黄河甘肃段水质近年来呈有机型污染,个别污染指标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当地的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
根据甘肃“十五”规划,甘肃省到2005年将建成9个工业企业污水处理项目,其中8个项目将在今年底竣工验收。这些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减少污染物2267.9吨。在建的兰州市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和雁儿湾污水处理扩建工程、白银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将于2005年完工。这三大工程建成后,每年可新增二级污水处理能力44万吨,年削减污染物80718吨,使黄河干流甘肃段的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标准的占40%以上,基本消除Ⅴ类水体,黄河出省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水标准。
重庆水质
重庆水污染导致三万居民停水因取水点被污染导致水厂停止供水,重庆綦江古南街道桥河片区近3万居民,从3日起已连续两天没自来水喝,綦江齿轮厂也因此暂停生产。经卫生和环保部门勘测,河水是被綦河上游重庆华强化肥有限公司排出的废水所污染。事发当天,綦江县有关部门在綦河水域的桥河段上游和下游开闸放水,加速稀释受污染水体,责成华强化肥有限公司硫酸厂停止生产并整改。同时,抽调5台供水车辆,为綦江齿轮厂及周边群众提供必需的生活用水。目前,綦河水质、水色已恢复正常。该县有关部门正在对此事件作进一步的调查。
贵州水质
贵州省水污染治理见成效 日前,记者从省环保部门获悉,贵州省重安江流域26个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已完成20个,氟、磷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与治理前相比分别削减了38.3%和63.2%,至此,省环保局圆满办复省人大关于加强重安江污染治理的建议。去年,贵州省环保部门共办复人大、政协建议和提案28件,办复率达100%。
去年,省人大先后对9个地州市饮用水源地水污染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并对贵阳、安顺等地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同时督促红枫湖饮用水区网箱养鱼限期拆除。省政协也深入威宁自治县了解草海保护区水污染情况,并积极为草海污染治理建言献策。据了解,在省人大和省政协的大力监督下,在省环保部门的大力整治下,遵义碱厂等26个重点企业水污染治理项目大部分已经完成,三峡库区影响区及其上游区贵州部分已建成6个城镇污水处理厂,乌江河流80%的监测断面水质达到国家现行标准,60.3%的河流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规定类别,水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广西水质
水管里的水变味了,水龙头里竟爬出红虫、小蚂蟥……前段时间广西媒体报道了当地饮用水的惊人现象;近段时间,本报也接到市民类似的反映,更多市民则对这种“怪现象”疑惑:家中的自来水公司处理并检测合格后才输送过来的,怎么到家里后就变味了呢?调查发现,水管管网老化、蓄水箱常年不清洗等问题造成自来水的污染。而未摆脱污染水的困扰,一些市民开始“造水喝”。
管网老化污染水质
一些裸露的自来水管锈迹斑斑、外层脱落或已被锈蚀穿孔漏水的现象并不少见。据自来水公司水质化验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现在的生活用水是把原水抽取到水厂,然后经过沉淀、过滤、消毒等程序,再经高压输入自来水管道。但是从自来水厂到每个家庭的输水管道以铸铁管道居多,从居民家水管里流出来的水,铁锈、汞、铅、微生物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
有市民反映,有的蓄水池在住宅楼顶上,只用两块石棉瓦盖着,一揭开水箱盖,蚊蝇飞出,水箱内还散发刺鼻臭味,池底积着厚厚的淤泥。广西市的供水箱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水箱里生蛆、有蚊子等是常有的事,一些蓄水池或者水箱里甚至还发现过死老鼠、死鸽子等。
海南水质
海南水质总体良好 白沙门等水域水质有所下降
海南省环保部门有关人士介绍,该省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良好。今年丰水期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海南省南部天涯海角水质略有上升,由二类上升为一类;北部海口污水处理厂、政协大楼、白沙门、寰岛和南部三亚港、三亚湾受石油类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影响,水质有所下降;其它近岸海域水质与去年基本持平。
海南省近岸海域水质总体良好,绝大多数的监测海域符合水域管理目标要求。主要滨海旅游区近岸海域及海湾水质均保持优良状态,东部琼海博鳌,南部三亚大东海、亚龙湾、天涯海角,临高角近海为一类海水;东部文昌近岸,北部海口湾假日海滩至西秀海滩一带近岸海域均为二类海水。除了三亚港,主要港口水域均达到或优于三类海水标准,其中清澜港、金牌港达二类标准。三亚湾海域为三类海水,三亚港、三亚河的入海口处水质为劣四类,不符合管理目标要求。近岸海域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石油类、无机氮、化学需氧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活性磷酸性。
海南省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良好。除了万宁水库,所监测的具有饮用水源功能的水库及河段取水点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III类标准,符合国家饮用水源水质要求。
云南水质
云南高原湖泊水质检测 4大湖泊受污染
今年一季度云南省9大高原湖泊的水质状况检测结果显示,滇池、异龙湖、星云湖、杞麓湖等4大湖泊受到污染,85%的主要入湖河流呈劣五类水质。
据悉,9大高原湖泊中,水质呈重度污染的是滇池草海和杞麓湖,其中滇池草海富含氨、氮、磷等污染物质,透明度仅有0.64米;中轻度污染的是滇池外海、星云湖和异龙湖,其中星云湖的水中含石油类污染物;水质优良的分别为阳宗海、洱海、抚仙湖、程海和泸沽湖,其中,泸沽湖透明度高达10.2米,位列9湖之首。
据统计,在滇池、阳宗海、异龙湖等7个大湖泊的20条入湖河流中,有85%的河流水质劣类。最严重的是流入滇池的盘龙江、船房河、乌龙河等7条河流,水质全部呈劣五类,其中船房河和新运粮河更含有挥发酚和石油类污染指标。
四川水质
今年2月下旬到3月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骤然降临在流经四川省中南部的沱江下游两岸,50万公斤鱼类被毒死,百万人断水,造成经济损失达3亿元。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因污染事故影响正常生活用水的内江、资中、简阳等地在事隔近1个月后,恢复了从沱江取水。然而5月初,沱江再次遭到污染,10万公斤侥幸逃过上次劫难的鱼儿被毒死,沿江群众不得不拧紧家中的水龙头,举家提着小桶去寻找水源。为什么长江上游重要支流沱江会接连遭到污染?需要人们深思。
青海水质
青海关闭黄河上游53家污染企业以保下游省区水质
记者近日从青海省环保局获悉,目前,青海省已对污染黄河上游的53家企业进行全面取缔,以保证黄河下游7省区的水质。
黄河全长5464公里,在青海境内就达1983公里,湟水河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10多年来,青海在黄河上游和湟水河流域修建有50多家化工、皮革、冶炼、电镀等企业,严重污染了黄河上游的水源。据统计,仅2002年,全省排放到黄河的工业废水高达3583万吨。
为了从根本上治理黄河上游的污染问题,近年来青海省出台多项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把治理黄河上游污染纳入法制轨道。2003年,青海省对投资近5亿元在黄河、湟水河流域已建成投产的青海星火铬盐厂等12家污染企业彻底取缔。
西宁是黄河上游最大的城市,湟水河横贯西宁。为了净化黄河上游水质,西宁市对8家电镀企业、3家小钢厂、11家造纸厂全部取缔;并投资1.69亿元,建成了日处理污水8.5万吨的西宁市污水处理厂。
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数字,2003年全国依法取缔关闭不法排污企业7339家,青海的案件查处结案率是100%。
西藏水质
西藏加大保护江河水质的力度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广泛分布着由冰川形成的天然巨型固体水库,为长江、澜沧江等数十条江河补给水源。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西藏自治区加大了对江河源和湖泊水质的保护力度,使“亚洲水塔”的水质始终保持良好。
西藏自治区环保局最近公布,全区江河和湖泊的主要水质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水域的水环境质量标准。
为了保护惠及我国和邻国人民的丰富水资源,近年来,西藏加强了河谷地段的荒漠化治理。目前,国家直接投资建设了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的“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中部流域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政府专门制定了在荒山、荒坡、荒滩地区植树种草“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长期不变,允许继承”的政策,鼓励广大群众治荒。据自治区林业局介绍,从1990年至2004年,西藏人工植被增加了33.6万亩,42.43万亩荒滩的植被得以恢复。
与此同时,自治区实施了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2004年完成工程投资2377万元,建设生态公益林2253公顷,封山育林1492公顷。
自治区环保局局长张永泽介绍,自治区目前在雅鲁藏布江源头建立了生态功能保护区,另有一批江河源生态功能保护区正在规划中。全区还先后建成了羌塘、珠峰、雅鲁藏布大峡谷等15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40.77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成以上。
近年来,区里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对拉萨啤酒厂、羊八井电厂、拉萨皮革厂、自治区人民医院、拉萨水泥厂、自治区藏药厂等单位的废水、废气进行治理,有效地改善了区域水环境质量。2004年,关停了8家低水平开发的矿产企业。
青藏铁路开工以来,建设单位每年要与西藏、青海两地环保部门签订环保责任书,并将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错那湖等作为全线防治污染的重点,采取“以桥代路”、“涵洞改桥梁”等工程措施,以有效保护高原湿地、湖泊和江河。
新疆水质
和长江、黄河一样,新疆的部分河流也有一本触目惊心的“污染账”。
据了解,污染比较严重的河流有伊犁河伊宁市段、额尔齐斯河干流阿勒泰市下游河段、塔里木河的阿克苏市段等;同样,湖泊污染也不例外,博斯腾湖、艾比湖、柴窝堡湖等都被污染。
最新的一份环境公报显示,2004年,新疆境内30%的河流水质有所下降,生活污水对流经城市的河流段污染严重。
参加黄河经济协作区省区负责人第十八次会议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王玉庆8月8日说,新疆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排污强度大、城市污水处理率低、工业废水排污量大和农业面源污染严重造成的。
新疆需要加快水污染的治理步伐,加强污染源控制,实施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制度。对重点工业污染源要明确水污染物排放量控制指标和削减指标。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建立水环境质量指标考核制度,并将其纳入政府征集考核指标,建立水污染事故应急机制。